信息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信息书库 > 国潮1980 > 第二百三十九章 风口

第二百三十九章 风口

第二百三十九章 风口 (第1/2页)

春节过后没出一个星期,罗家的小厨房的窗户就给补上了。
  
  一个上下铺的架子木床也挪进了宁卫民的小屋。
  
  二十二岁的罗广亮,从此不但有了稳定的容身之处。
  
  也有了个体执照,有了自己的三轮车。
  
  他真正的翻开了自己人生中全新的一页。
  
  当然,没人生下来就想当三轮车夫。
  
  因为这是历来被京城人称为“苦大累”的活儿。
  
  既没技术含量,也没什么前途。
  
  就是干到顶天儿了,在别人眼里,也仍旧是个臭拉车的。
  
  实话实说,身为冠军苗子的罗广亮要不是一步走瞎了,成了个被社会嫌弃的另类份子。
  
  他就是再有力气没出使去,怕也不会加入这前面看不见亮儿的行当。
  
  可话又说回来了,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
  
  老天爷往往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,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。
  
  不到最后的一刻,其实你很难知道自己到底是赔是赚。
  
  就拿这蹬三轮车来说吧。
  
  谁又能想到,在如今的年景下,这个在京城已经存在了好几十年,一点也不起眼的行业,竟然成了个日进斗银的好营生呢。
  
  这可不是胡吹大气啊,真的是这样。
  
  首先说社会大大环境,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在大步向前,对物流的需求自然迅猛增长。
  
  在缺少机动车的客观条件下,我们的社会别无他法,又只能依赖人力三轮车来维持城市正常物流需求。
  
  这也就是说,目前恰恰是这种落后的物流方式的黄金年代。
  
  另外,和过去还不同的是,经济体制也有了新的变化。
  
  因为自打知青返城,国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,不得不在政策上放了口子。
  
  而打批准个体运营执照的那天起。
  
  政府就给了愿意自己干的个体工商户,以低税率和充分的自由。
  
  所以在当下跑单帮的三轮车夫,他们和国营的三轮车夫还真不是一回子事儿。
  
  体现在收入上,就能导致天壤之别。
  
  还别不信,要知道,这个年头三轮车的运价,国家其实制定了统一标准。
  
  规定二环路以内每个区域货运一块五。
  
  客运乘一人八毛,乘两人一块四。
  
  二环路到三环路之间,每个区域货运一块八。
  
  客运乘一人一块钱,乘两人一块八。
  
  三环以外每公里价格是货运每公里一块。
  
  客运每公里乘一人六毛钱,乘两人一块钱。
  
  这个定价标准对于国营起重社来说,显然是死的,不能动的。
  
  但对于个体的三轮车夫来说就不一样了。
  
  他们在要价上具有充分的灵活性。
  
  如果和国营的三轮车竞争,他们可以落价抢活儿。
  
  如果要碰上落难的客人,不了解情况的“棒槌”。
  
  他们还能顺势抬价狠狠宰上一刀。
  
  其次,由于一个旱涝保收,一个是自力更生,劳动积极性上也完全不一样。
  
  国营起重社的三轮车夫,国家管生老病死,工资都是死数儿。
  
  他们一般拉活儿是挂靠的起重社委派,多数和货栈和商店合作。
  
  基本上是一天两趟,就能挣着三五十不等的工资了。
  
  他们唯一能挣点活钱儿的机会。
  
  就是在起重社守株待兔,等着有偶而需要用车的人找来。
  
  可跑上一趟也没多少。
  
  大头还得交公家,自己基本上也就能落个块儿八毛的喝酒。
  
  所以大部分隶属于起重社三轮车夫都图个安逸。
  
  从没有自己找活儿干的动力。
  
  这些人每天干完例行工作,几乎都泡在起重社门口就不动窝了。
  
  人人手拿大茶缸子,嘴叼着廉价烟卷,凑在一起侃大山,溜舌头。
  
  要么就找地儿下棋,打扑克牌。
  
  反观个体的三轮车夫,却个个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主儿。
  
  无论白天还是黑天全出动,他们都得寻摸哪儿有钱的动静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