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八章:好可怕的心机! (第1/2页)
明朝十人为一旗,所谓的小旗,就是一支十人小队的队长。
欧藏华原本有两千一百人,加上新招的四千人,共计六千一百人,有小旗六百一十个。
只是大部分小旗都是老兵调过去担任,少部分是新兵依靠着社交能力,成为了小旗。
原本大家对小旗这种芝麻大的小官没放在心上,毕竟要管人,没管好还要挨上司的骂,就为了每个月多出那一点碎银子,的确不怎么划算。
这一天,众多小旗向往常一样,带领着各自的小队完成一天的训练,正打算回去休息时,突然收到上级命令,要求他们立刻去校场。
很多将士都用怜悯的眼神看着小旗,心里都在揣测着,自家小队的大哥又要去挨骂了。
就连很多小旗自己都觉得可能要挨骂,一个个低着头,来到了校场之中。
然后,他们就看到校场的一方多了一个小小的讲台,翰林院编修兼江西按察副使的欧藏华·欧大人,此刻正坐在上上。
小旗们一看是欧藏华,立即一跪一叩,异口同声的喊道:“卑职参见欧大人!”
“诸位免礼,因为没有那么多座位,只好让大家将就一下,席地而坐了。”欧藏华以浑厚的内力,将声音扩散开来。
所以在小旗们的感觉中,欧藏华明明声音不大,却能精准的把声音送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。
很是神奇!
“谢欧大人!”小旗们没有迟疑,纷纷坐了下来。
“今日召集诸位,是想确认一些事情。”欧藏华见此,温和的问道:“在坐得各位,可有懂《大明律》的?懂的人举手。”
结果全场六百多人,只有极少数的管理层武将举起手。
欧藏华虽然心里有了一些准备,可看到懂《大明律》的人才百分之二,不免有些感慨。
他缓缓开口道:“《大明律》为我朝太祖皇帝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的法令条例,共分三十卷。”
“篇目有名例一卷,包括五刑,即为笞、杖、徒、流、死。”
“十恶,谋反、谋大逆、谋叛、恶逆、大道、大不敬、不孝、不睦、不义、内乱。”
“八议,议亲、议故、议功、议贤、议能、议勤、议贵、议宾。”
“以及吏律二卷、户律七卷、礼律二卷、兵律五卷、刑律十一卷、工律二卷,一共六百四十条。”
“今天我将诸位着召集于此,就是为了让诸位熟悉《大明律》,今后遇到什么麻烦,至少知道该哪里错了,而不是莫名其妙就被判了刑。”
此话一出,现场不少人都露出了喜悦之情,但也有一部分人有些迷茫。
欧藏华注意到这些人的神情,便问道:“在场识字之人请举手。”
下一刻,六百一十个小旗居然只有五分之一的人举起了手,不到两百人。
欧藏华有些吃惊,要知道洪武八年朝廷就下令各地立社学,聘请儒师以教民间子弟。
正统元年朝廷令提学官及府县官对社学进行扶持和监督,社学中品学兼优者,可以直接免试补为秀才。
弘治十七年再次明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,并规定民间幼童年龄在15岁以下者,应送社学读书。
成化初年更是出了一位猛人,杨继宗擢嘉兴知府,大兴社学,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,罚其父兄。
由此可见,大明朝是十分重视教育的。
同时因为社学兴起,民间识字率大大提升,明才会成为华夏文化史的一座高峰,也就形成了汉赋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明的格局。
然而这种情况下,还有这么多文盲,着实打了朝廷一记响亮的耳光。
“有社学,为何不在农闲时去学习呢?”欧藏华只得开口询问道。
一名小旗举起手,得到认可后站起来说道:“回欧大人,不是我不愿去,而是社长规定征收课金,若是没有,用鸡米、酒食代替亦可。我家穷,去不起,便没去了。”
不管是上没上过社学,小旗们都纷纷点头,显然这种事情他们都遇到过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