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三章:阅兵 (第1/2页)
席书此人,欧藏华特地了解过,这个人很有才学,也很有眼光。
弘治十六年,云南地区发生严重地震,弘治皇帝命侍郎樊莹到云南巡视,樊莹上疏奏请罢黜云南地方官三百多人。当时还是户部员外郎的席书提出了反对意见,他认为朝廷不惩治朝纲、革除时弊,只是追究地方责任,实为舍本治末之举,随即便提出了整治朝纲的七条建议。
不过,当时的弘治皇帝没有采用他的主张。
到了正德朝,席书外放后担任贵州提学副使,恰逢王守仁被贬任龙场驿丞,他特地选取州县子弟,请守仁教育他们,由此开启了贵州学风。
面对两代帝王,席书的处理方式就很值得考究。
欧藏华还记得一件事情,那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明世宗‘大礼议’事件。
这一回席书揣摩帝意,以宋英宗继承皇位为例,起草了一份奏章,提议将嘉靖皇帝的父亲兴献王尊称为皇考兴献帝。
奏章写成后,他拿给桂萼看。
桂萼就将这份奏章呈交给嘉靖皇帝,大仙儿一看,自然是大喜过望。
为此还特地召见了席书,并下旨任命他为礼部尚书。
自此而后,嘉靖皇帝视其为股肱心腹,对席书的眷顾与礼遇,皆异常优渥,纵是朝中辅弼之臣,亦难期此殊遇。
是以,在欧藏华心中,席书有才华、会看眼色、会站队、交代的事儿能办好,这不正是辽东巡抚的绝佳人选么!
决定好了辽东巡抚,欧藏华便拱手说道:“陛下,微臣有一事启奏。”
“欧卿但说无妨。”正德皇帝笑眯眯的说道。
“陛下,为威慑四方,微臣提议在蒙古使团离开之前,在京城举行一次阅兵大典。”
正德皇帝听后眼睛一亮,有些兴奋的说道:“妙哉!还是欧卿懂朕啊!此事需得即刻筹办,务必尽心竭力,力求圆满!”
对蒙古这一战打得痛快,却也把正德皇帝攒了好几年的家底给打空了,再想起兵,着实有些难度。但阅兵开销可就少了许多,正好队伍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,那股子杀意还在,足以威震天下。
作为蓝星千年老牌友,阅兵这事儿种花家自然不会落后于人。
史籍推测,传说时代的战神蚩尤就是华夏先民的狩猎首领,后代利用田猎进行军事训练时,都要祭祀蚩尤,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宋朝。
据考证,早在四千多年,那会儿夏朝还没建立,我国就出现了阅兵这一仪式。
四千多年前,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,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,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。
会上,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,和着乐曲边歌边舞,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。
在到了春秋时期,更是有了“观兵以威诸侯”的记载,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,这应该是我国最早书面记载的阅兵。
而“阅兵”这一名称,是汉朝正式叫起来的。
所以欧藏华一说‘阅兵大典’,正德皇帝便立马明白了过来。
朱老板兴奋的走出来,又补充道:“不过这事儿得交给仇卿去办,欧卿现在不宜出面。欧卿不要多想,你为朝廷办得事儿,朕都记在心里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