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九章:暂时离去 (第2/2页)
当晚,欧藏华在后宅内,教导着青雉弹琴时,与他相隔数十里的杨府之中,杨廷和桌上放着一份考卷,正是欧藏华所出的国子监考卷。
杨廷和握着笔,认认真真的解答着每一道题。
作为大明帝国最有才华的人物之一,欧藏华出的这些题目尽管刁钻,却也难不倒他。
一个时辰悄然而过,杨廷和竟然提前答完了所有的题目。
他换了一支红色的朱砂笔,在卷子上圈出了其中的三道题:
人皆可以为尧舜,何为人?
阐述隆礼重法
迄今诸世之史,所载者何?
杨廷和轻轻的、有节奏的敲着桌子,那清脆而富有韵律的声响,在这宁静得几乎能听见针落地的书房中,很是清晰。
他感觉自己快要抓住些什么了
就在这时,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。
杨廷和微微皱眉,还是开口道:“进来吧!”
房门推开,杨慎走了进来,眼睛红红的拱手鞠躬后说道:“父亲,六叔来信,祖父于前天与世长辞”
杨廷和神情一呆,眼泪一下子便流了下来,他的父亲杨春,乃成化十七年进士,曾任行人司司正、湖广提学佥事,亦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,不然也培养不出两位进士、两个举人。
“派人告诉你二叔和五叔.让他们明日来府上。”杨廷和强打起精神,看着杨慎吩咐道。
“是!”杨慎应了一声,安慰了父亲两句,才退出书房。
他二叔杨廷仪,弘治十二年进士,现在是太常寺卿。
五叔杨廷历则是荫补国子监生,在国子监学习生活。
这一晚,杨廷和在书房中枯坐了一整夜,回忆着与父亲的点点滴滴,也在回顾着自己当首辅的三年时光。
直至东方破晓,一缕金辉悄然洒入书房,杨廷和方从这沉思中恍然惊觉。
他不禁苦笑自嘲,身为人子,没有尽孝于双亲之侧。身为朝臣,未能阻止正德帝的荒诞行径。
而造成这一切的,正是源于自己那份难以察觉的高傲与自负。
杨廷和内心深处总带着一丝轻蔑,认为陛下之所以显得荒唐不羁,仅仅是因为年纪尚轻,涉世未深,故而喜欢肆意折腾,做些不合规矩的事情。
自己看似放下身段的劝解,大部分情况下,似乎都起了反效果。
杨廷和又看了一眼桌上的考卷,将其卷成一团后,心中默默做出了一个决定。
不久之后,杨廷仪与杨廷历相继抵达杨府,三兄弟一见面便泪水涟涟,相互慰藉了一番。
随后杨廷历先行启程返回四川故里,而杨廷和与杨廷仪则需先将手头的事务妥善安排,并向陛下呈递请辞,方能踏上归途。
当日,两份由这兄弟二人恳请回乡奔丧的奏章,便出现在了正德皇帝的御案之上。
正德皇帝阅后,稍作迟疑,眉头微蹙,犹豫了好几日,期间杨廷和又连续上书了好几次,正德皇帝终是恩准了二人的请求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