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信息书库 > 傅大炮传奇 > 第29章 就职中山大学

第29章 就职中山大学

第29章 就职中山大学 (第1/2页)

一九二四年孙中山于广州创办广东大学,由邹鲁任校长。当时广东大学与黄埔军校并称文、武两校,前者旨在培养文职官员,而后者旨在培养军职人员。
  
  一九二五年孙中山病逝于北京,邹鲁因参与“西山会议派”活动被免职,广东大学一时陷入混乱状态。
  
  中山先生去世后,国民党内各派政治力量纷纷登台表演。受这种政治生态的影响,广东大学内部,教职员、学生中也出现许多派系,各派政治势力之间斗争激烈,不相水火。
  
  一九二六年七月,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,戴季陶出任校长。
  
  戴季陶看到校内一片混乱,决定予以整顿。一方面延聘知名学者来校任教,先后聘得曾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朱家骅为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;曾在厦门大学任教的鲁迅任文科教授兼教务主任。另一方面对学校领导机构进行组织上的改造,改校长制为委员长制,戴季陶任委员长,顾孟余为副委员长,朱家骅、丁惟汾、徐谦为委员。
  
  十月十七日,委员会宣布就职,接着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整顿:裁减解聘不合格的教员,甄别淘汰程度太差的学生。
  
  由于戴季陶、顾孟余都兼有别的职务,而且事务繁忙。学校的主要行政具体事务实际上是由朱家骅负责。
  
  朱家骅(1893年5月30日—1963年1月3日),字骝先,浙江省湖州府吴兴县(今湖州市吴兴区)人。少时先后就读于正蒙学堂、南得公学,一九零八年秋考入上海同济德文医学校(同济大学前身)。
  
  辛亥革命爆发后,朱家骅参加革命并担任中国敢死队驻汉口代表,组织反清革命人士上前线救护伤员。
  
  一九一四年赴德国留学,入柏林矿科大学研究地质。一九一七年回国到北京大学教德文。一九一八年,公费赴瑞士研究地质学。一九二零年,转学德国柏林大学。一九二二年,获地质学博士学位。
  
  朱家骅一九二四年回国,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兼德文组主任,加入国民党。当时的中国,军阀混战,列强欺辱,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朱家骅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,感到莫名的悲哀,同时在他内心深处处,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在驱动着。
  
  在声援五卅的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中,他曾率领几千名学生在北京城游行示威,声讨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。北洋政府面对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,惊恐万分,急忙派军警前往,对手无寸铁的学生实行了镇压,朱家骅也遭到了当局的通缉追捕。
  
  迫于北京的严峻形势,朱家骅于是南下广州,进入中山大学任教。由于他学识渊博,才华横溢,受到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的赏识。
  
  戴季陶同蒋介石的关系非同寻常,他是蒋介石政治上最重要的亲信之一。在戴季陶的引荐下,朱家骅后来曾出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,从此开始走上了民国的政治舞台。
  
  深厚的学识功底、过人的精力和出色的工作能力,朱家骅逐渐受到蒋介石的重用。在短短数年时间,他平步青云,先后担任了国民政府教育部长、交通部长、浙江省主.席、中统局局长、中央研究院院长等重要职务,而且有时候是同时身兼数职,成为了蒋介石政权的重要智襄成员。
  
  纵观朱家骅的一生,他从一名留学归国的高级知识分子,到南京政府的显要高官。他固然离不开戴季陶贵人相助,但一路走来,朱家骅不仅能够学以致用,而且他还能摒弃作为知识分子的清高孤傲,将自己的博学多才发挥到了极致。因此,朱家骅才能在民国官场的权力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,像他这样的人物在民国史上也是罕见的,朱家骅堪称民国文人学者从政的典范。
  
  当然,这为后话。
  
  朱家骅首次在北京大学任教时,一次闲谈中,沈尹默对他说,“傅孟真这个人才气非凡!”朱家骅虽未曾与傅斯年谋面,但却把他的名字深深地记在了脑子里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